一、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不符
电信校园套餐常以「四年会员权益」「永久低月租」等话术吸引学生,实际操作中存在首年权益与后续服务严重缩水的情况。如承诺的影音平台会员仅在首年有效,次年需额外付费且需每月抢兑,与移动校园卡提供的稳定四年权益形成鲜明对比。
二、扣费规则复杂且不透明
费用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 未参与存费活动的用户月租自动升级至60元
- 校园宽带费用在毕业后仍持续强制扣费
- 套餐外出现未经确认的增值服务费用
三、套餐服务存在缩水现象
优惠条款暗藏时效陷阱,例如所谓的「20元月租」实际绑定24个月融合优惠,到期后月租自动上涨至60元。部分用户反映存费活动存在金额短缺,承诺的120元存费仅到账100元且差额未返还。
四、校园网络质量不稳定
校园网频繁断连、信号覆盖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在线学习与日常通讯。有学生反映需反复重连网络,且宿舍区域常出现无信号状态,与运营商承诺的「全覆盖高速网络」严重不符。
五、注销与维权门槛过高
套餐注销需支付高额违约金,且存在「校园卡转社会套餐」的隐性限制。维权过程中常遭遇客服推诿、群主拉黑等消极处理方式,迫使学生通过工信部投诉才能解决问题。
电信校园套餐的投诉焦点源于营销承诺与服务落差的系统性矛盾。建议学生在办理前仔细核查合同细则,保留宣传证据,遇纠纷时可通过「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官网发起投诉。监管部门需加强对校园电信市场的合规审查,杜绝误导性营销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1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