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存充值陷阱
部分商家要求用户必须先充值高额预存款(通常100-500元不等)才能购买国际流量套餐,且预存后可能遭遇商家跑路或拒绝退款。更隐蔽的是,这类预存费用往往无法转移至其他设备或地区使用,导致跨国旅行时资金被套牢。
- 常见套路:宣称“设备免费”,实则强制预存
- 风险提示:跨国维权难度大,建议选择即充即用模式
二、流量虚标与限速
广告宣传的“无限流量”实际存在严格限制,多数产品会在用户使用超过50G后降速至2G水平,导致导航、视频等基础功能瘫痪。更恶劣的案例显示,某些设备在跨国漫游时流量消耗速度是国内的3倍以上。
- 流量计算漏洞:境外基站切换导致重复计费
- 限速阈值欺诈:宣称300G实际50G即触发限速
三、隐藏附加费用
国际漫游场景中存在多项未明示费用,包括跨境服务费(约套餐价20%)、设备漫游押金(300-800元)以及突发性网络加速费等。部分运营商甚至会在用户设备接入境外网络时自动开通付费增值服务。
四、虚假宣传误导
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国际网络标准的不熟悉,虚构“全球5G覆盖”“多运营商无缝切换”等功能。实测显示,90%宣称支持三网切换的设备在境外仅能连接单一运营商,且网速普遍低于当地4G平均水平。
宣传内容 | 实际表现 |
---|---|
覆盖200+国家 | 仅核心城市可用 |
不限速不限量 | 50G后限速1Mbps |
五、合约条款陷阱
长达3-5年的国际套餐合约中常暗藏自动续约条款,且违约金高达剩余合约期费用的80%。更需警惕的是,部分条款规定设备在境外丢失需赔偿原价3倍费用,远超设备实际价值。
- 注意点:跨国司法管辖条款
- 建议:优先选择月付制套餐
选择国际随身WiFi时应重点核查流量计量规则、预存机制和跨境服务条款,优先选择提供按日计费、支持当地运营商直连的产品。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并保留完整的电子合同作为维权凭证。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1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