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调整与行业规范收紧
2025年无限流量套餐集体消失的直接推手,源自工信部对通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要求。运营商为响应国家「提速降费」政策,逐步淘汰存在虚假宣传争议的套餐类型。政策明确要求所有套餐必须标注限速阈值,并禁止将定向流量包装为通用流量。同时国资委对运营商利润率的考核压力,促使企业调整低利润的无限流量产品线。
二、运营商竞合期的市场整顿
3月中旬开始的运营商竞合协议,导致90%以上线上套餐临时下架。四大运营商通过「默契式停售」避免恶性竞争:
- 广电192G套餐因性价比过高遭其他运营商联合举报
- 电信235G套餐在竞合期间被强制下架
- 移动、联通主动暂停「价格战」式促销
三、无限流量模式的运营缺陷
此类套餐存在难以调和的商业矛盾:
- 流量池共享机制导致高用量用户挤占资源
- 达量限速条款引发「不限量却限速」的认知冲突
- 5G网络维护成本较4G时代提升300%
四、用户投诉与监管压力升级
2024年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220%,主要集中在:
- 实际网速与宣传不符的感知落差
- 定向流量占比超70%的误导营销
- 合约期内套餐单方面变更的合规争议
五、替代性套餐的市场崛起
运营商转向更可持续的套餐模式:
- 广电推出192G全通用流量套餐
- 电信「新春卡」采用透明化流量分层计费
- 联通上线动态QoS管理的雪王卡
无限流量套餐的集体退场,本质是政策规范、市场博弈、技术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5G基站密度增加和网络切片技术成熟,运营商或将推出基于动态带宽分配的新型「智能不限量」套餐,但需建立更透明的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2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