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危害
近年来电信网络流量劫持事件频发,黑产通过篡改DNS、植入恶意代码等方式强制推送广告弹窗。用户浏览网页时频繁遭遇赌博、色情等非法广告,严重损害上网体验的更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激增。
设备类型 | 占比 |
---|---|
安卓手机 | 62% |
Windows PC | 28% |
路由器 | 10% |
技术实现方式
黑产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 HTTP会话注入:在数据传输层插入广告脚本
- 恶意浏览器插件:伪装成工具类扩展程序
- DNS污染:劫持解析结果指向广告服务器
法律监管现状
- 《网络安全法》第27条明确禁止流量劫持
- 2023年工信部专项整治行动查获涉案设备15万台
- 电信运营商建立异常流量监控系统
技术防御方案
根治方案需多管齐下:
- 强制HTTPS协议升级
- 部署DNSSEC安全扩展
- 浏览器厂商加强插件审核机制
典型案例分析
2023年浙江某科技公司通过劫持4G基站信号,向200万用户推送非法广告,最终被判处赔偿用户损失并处罚金500万元。该案暴露出基站设备安全审计的漏洞,推动行业建立设备固件签名验证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3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