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全网通缉”引发舆论风波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佰仟金融因向逾期用户发送包含“冻结账户”“法律追责”等字眼的警示短信,被部分网民称为“全网通缉”式催收。这类短信声称将通过司法程序冻结微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并强调“不还款将影响征信”,引发用户对金融平台权限的广泛质疑。
二、质疑焦点:佰仟金融的合规性争议
用户质疑的核心集中于三点:
- 未取得网络借贷中介资质,涉嫌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
- 2024年10月被列为经营异常,官网联系方式失效
- 实际年化利率超过法定上限,存在高利贷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市场监管部门披露的工商信息显示,佰仟金融登记住所已无法联系,其运营主体合法性存疑。
三、“冻结账户”短信的真伪之辩
针对用户收到的账户冻结通知,多方证据显示:
- 佰仟金融官方否认发送过冻结账户短信
- 177开头的催收电话被标记为诈骗号码
- 短信中提供的回拨号码多为空号或无法接通
特征 | 合法催收 | 疑似诈骗 |
---|---|---|
发送号码 | 官方短号 | 私人号码 |
账户操作 | 提示还款 | 威胁冻结 |
联系方式 | 可回拨验证 | 空号/无法接通 |
四、用户遭遇:暴力催收与信息泄露
多位借款人反映遭遇以下违规催收行为:
- 单日数十次电话轰炸工作单位,导致被辞退
- 伪造律师函件威胁起诉
- 向第三方泄露借款信息
2024年12月数据显示,该公司逾期债务规模扩大,催收频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0%,这与其引入第三方催收公司的策略调整直接相关。
五、真相溯源:业务模式与法律风险
事件根源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天然缺陷:
- 通过手续费、违约金等隐性费用抬高实际利率
- 合同条款赋予平台单方面解约权
- 采用“失联式运营”,规避监管审查
法律专家指出,平台未取得《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许可证》,其催收行为已违反《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相关规定。
佰仟金融的“全网通缉”风波实质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其通过私人号码群发威胁短信、高频骚扰联系人等行为,已涉嫌构成软暴力催收。建议借款人保留通话录音、短信截图等证据,向银保监会12378热线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3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