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佰仟说全网通缉引发质疑?真相如何?

佰仟金融因发送威胁性催收短信引发“全网通缉”争议,调查显示该公司存在资质缺失、违规催收、高利贷等问题。其失联运营状态与第三方催收策略加剧矛盾,暴露出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

一、事件背景:“全网通缉”引发舆论风波

2024年底至2025年初,佰仟金融因向逾期用户发送包含“冻结账户”“法律追责”等字眼的警示短信,被部分网民称为“全网通缉”式催收。这类短信声称将通过司法程序冻结微信、银行卡等支付工具,并强调“不还款将影响征信”,引发用户对金融平台权限的广泛质疑。

为什么佰仟说全网通缉引发质疑?真相如何?

二、质疑焦点:佰仟金融的合规性争议

用户质疑的核心集中于三点:

  1. 未取得网络借贷中介资质,涉嫌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
  2. 2024年10月被列为经营异常,官网联系方式失效
  3. 实际年化利率超过法定上限,存在高利贷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市场监管部门披露的工商信息显示,佰仟金融登记住所已无法联系,其运营主体合法性存疑。

三、“冻结账户”短信的真伪之辩

针对用户收到的账户冻结通知,多方证据显示:

  • 佰仟金融官方否认发送过冻结账户短信
  • 177开头的催收电话被标记为诈骗号码
  • 短信中提供的回拨号码多为空号或无法接通
典型催收短信特征分析
特征 合法催收 疑似诈骗
发送号码 官方短号 私人号码
账户操作 提示还款 威胁冻结
联系方式 可回拨验证 空号/无法接通

四、用户遭遇:暴力催收与信息泄露

多位借款人反映遭遇以下违规催收行为:

  • 单日数十次电话轰炸工作单位,导致被辞退
  • 伪造律师函件威胁起诉
  • 向第三方泄露借款信息

2024年12月数据显示,该公司逾期债务规模扩大,催收频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0%,这与其引入第三方催收公司的策略调整直接相关。

五、真相溯源:业务模式与法律风险

事件根源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天然缺陷:

  1. 通过手续费、违约金等隐性费用抬高实际利率
  2. 合同条款赋予平台单方面解约权
  3. 采用“失联式运营”,规避监管审查

法律专家指出,平台未取得《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许可证》,其催收行为已违反《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相关规定。

佰仟金融的“全网通缉”风波实质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其通过私人号码群发威胁短信、高频骚扰联系人等行为,已涉嫌构成软暴力催收。建议借款人保留通话录音、短信截图等证据,向银保监会12378热线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31978.html

(0)
上一篇 21小时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