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诈骗手法
街头扫码领卡、社交媒体弹窗广告是最常见的诱导形式。诈骗者通常以”零月租””无限流量”为噱头,要求用户提交身份证照片等敏感信息。
手法类型 | 占比 |
---|---|
虚假广告 | 42% |
仿冒客服 | 35% |
地推活动 | 23% |
信息泄露风险
非法获取的实名制手机卡可能被用于:
- 电信网络诈骗作案工具
- 恶意注册网络账号
- 倒卖公民个人信息
识别正规渠道
合法运营商办理渠道应具备:
- 官方授权门店标识
- 可查验的营业执照
- 标准制式合同文件
防范措施清单
- 拒绝非授权渠道办卡
- 核实工作人员身份
- 仔细阅读协议条款
- 开通号码安全服务
维权应对步骤
- 立即挂失可疑号码
- 向运营商投诉备案
- 向公安机关报案
- 12321举报诈骗信息
任何非官方渠道的免费领卡活动都存在较高风险,公民应通过运营商正规渠道办理业务。如发现个人信息被冒用,应立即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3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