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附加费陷阱
电信宽带套餐常以”免费赠送”名义提供光猫、路由器等设备,实则暗藏超额收费。典型案例中,合同标注设备费200元,实际收取399元,且存在每月50元的FTTR设备租赁费。业务员常以设备升级为由诱导消费,事后用户发现设备所有权仍归属运营商。
二、隐藏服务费套路
套餐费用中常包含未明确告知的增值服务,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 副卡服务费:未使用的副卡每月收取10元
- 云存储费:摄像头存储空间月租15元
- 提速包:全屋WiFi提速包月费19元
这些费用通常以”免费体验”名义开通,次月开始自动扣费。
三、优惠变合约陷阱
业务员承诺的短期优惠往往附带隐性条款:
- 折扣优惠实际绑定24-36个月合约期
- 套餐升级后无法恢复原资费标准
- 赠送设备需履行最低消费承诺
有用户因办理”免费升级”套餐,实际被要求新签三年合约,旧设备被强制淘汰。
四、分期绑定风险
代理商常诱导用户签署金融分期协议,典型手段包括:
- 以”优惠活动”名义办理36个月花呗分期
- 业务员代签合同条款,隐瞒分期协议内容
- 分期取消时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有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网贷分期,涉及金额达千元以上。
五、解约困难与违约金
用户终止服务时面临多重阻碍:
- 代理商以”系统限制”为由拖延办理
- 搬迁终止服务被索要1800元违约金
- 合同解约条款设置不对等,用户需付全年费用
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因未成年时办理业务,仍被要求支付设备违约金。
电信宽带消费陷阱呈现隐蔽化、系统化特征,消费者需警惕业务员口头承诺,仔细核查合同明细,及时保存沟通记录。建议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20条主张知情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3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