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调整与监管要求
自2019年起,工信部要求运营商规范资费体系,逐步淘汰非标准套餐。三大运营商响应政策,将日租卡这类按日计费的灵活套餐统一改为包月制或流量阶梯收费模式。这种调整旨在减少市场混乱,避免用户因流量使用不透明产生的纠纷。例如福建电信依据政策主动下架日租卡,引导用户迁移至包含固定流量和通话时长的标准化套餐。
二、运营商竞合策略
2024年后,运营商通过竞合协议限制低价套餐的恶性竞争。竞合要求套餐月租不得低于29元,直接导致19元日租卡退出市场。这种策略既缓解了价格战对行业利润的冲击,也推动运营商转向高价值套餐的开发。例如中国移动将原日租卡用户逐步迁移至78元起步的包月套餐,通过流量扩容提升用户黏性。
三、盈利模式与成本压力
日租卡的运营成本与收益不匹配是其被淘汰的核心原因:
- 收益不稳定:用户按日付费模式导致收入波动大,难以支撑基站维护等固定成本;
- 流量浪费严重:未使用完的日租流量无法结转,造成资源闲置;
- 阶梯收费优势:新套餐采用“低基础费+阶梯定价”,既保障基础收益,又通过超量流量增收。
四、用户使用习惯变化
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演变加速了日租卡退场:
- 短视频等高耗流量应用普及,用户更倾向选择大流量包月套餐;
- 5G网络覆盖率提升,用户日均流量消耗从1GB增至3-5GB,日租卡性价比降低;
- 双卡手机普及,副卡专用流量卡进一步挤压日租卡生存空间。
五、安全与合规风险
日租卡因实名认证漏洞成为电信诈骗高发载体。2023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后,运营商需对异常号码强制二次实名核验,增加了日租卡的管理成本。福建等地出现因涉诈风险直接停用未认证日租卡的案例,促使运营商加速清理高风险套餐。
日租卡的退场是政策导向、行业竞合、成本优化和用户需求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运营商将更聚焦标准化套餐与增值服务,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价值。现存日租卡用户可通过运营商APP或线下渠道办理套餐迁移,建议优先选择包含流量结转功能的新套餐。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47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