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卡的设计定位差异
物联卡(IoT卡)主要服务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其核心功能聚焦于稳定、低功耗的联网能力。相比传统SIM卡,物联卡在设计之初即剔除了语音和短信模块,以适配智能电表、车载终端等无需人际交互的设备场景。
二、成本与资源优化需求
去除语音和短信功能可显著降低硬件与资费成本:
- 芯片制造成本减少约20%-30%
- 运营商资费套餐单价下降40%以上
- 设备能耗降低,延长终端续航时间
三、安全与隐私保护考量
禁用通信功能可规避潜在安全风险:
- 防止恶意代码通过短信通道传播
- 阻断远程语音窃听的技术路径
- 符合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要求
四、技术实现限制
物联卡采用精简通信协议栈,仅保留TCP/IP等必要协议层。传统语音通信依赖的电路交换技术未被集成,而短信功能需额外部署信令网元,这两项均与物联网设备的轻量化架构冲突。
功能 | 物联卡 | 普通SIM卡 |
---|---|---|
数据传输 | 支持 | 支持 |
语音通话 | 不支持 | 支持 |
短信 | 不支持 | 支持 |
五、行业规范与协议要求
3GPP在TS 22.368标准中明确区分MTC(机器类通信)与H2H(人对人)业务。物联卡遵循MTC技术规范,其通信接口和网络切片配置均不包含语音和短信的业务承载能力。
物联卡的功能取舍源于其应用场景的专属性需求,通过精简非必要功能实现更优的性价比与安全性。随着eSIM技术的普及,未来可能出现可配置功能模块的物联卡,但核心设计逻辑仍将聚焦物联网特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5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