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阻碍信号穿透
地下室通常由混凝土、金属等材料建造,这些材质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显著。例如:
- 混凝土墙体可衰减50%以上的信号强度
- 金属框架会形成法拉第笼效应
- 地下深度增加信号传输损耗
基站覆盖范围限制
运营商基站主要覆盖地面区域,地下空间常处于信号盲区。基站信号分布呈现以下特点:
区域类型 | 信号强度 |
---|---|
地面开放区域 | -70dBm |
地下5米 | -110dBm |
物联卡信号接收能力弱
相比手机终端,物联网设备的天线设计往往简化,导致:
- 天线增益较低
- 频段支持有限
- 功耗限制影响信号搜索
网络优先级差异
运营商网络在信号拥挤时会优先保障语音通信,物联设备可能被降级或断开连接。
解决方案建议
改善地下室物联卡信号的可行方案:
- 部署信号中继放大器
- 选用支持低频段的物联卡
- 增设室内分布式天线
地下室信号问题本质是物理环境与通信技术的双重限制,需通过增强设备性能与优化网络部署协同解决。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5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