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自2021年2月政变以来,缅甸多次实施全国性网络管制。2025年3月最新举措要求关闭2G/3G/4G移动网络,仅保留通话和短信功能。光纤网络虽未完全切断,但移动用户仅能通过WiFi联网。
政治动荡引发网络关闭
军方政权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通过切断网络限制信息传播。2021年政变后实施的网络封锁已成为常态化管控手段,249个地区网络服务长期中断,战事激烈区域尤为严重。
社会安全与电信诈骗
政府宣称断网举措旨在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缅甸近年已成为东南亚诈骗重灾区。但实际效果引发争议:
- KBZ Pay等支付平台被迫暂停境外号码服务
- 普通民众无法进行电子交易和线上汇款
- 网络安全法严控VPN使用,加剧信息封锁
信息管控与言论自由
网络管制直接导致:
- 社交媒体全面中断
- 新闻资讯获取受限
- 国际通讯渠道被监控
民间组织指出,此举实质构成数字威权主义,MPT等国有运营商成为唯一合法通信渠道。
经济民生影响
网络中断引发多重社会问题:
- 手机卡价格暴涨至3万缅币
- 跨境贸易受阻
- 移动支付系统瘫痪
偏远地区民众被迫回归现金交易,国际漫游成为唯一联网方式。
国际社会反应
联合国和人权组织多次谴责缅甸网络封锁,但收效甚微。中国移动等跨国运营商通过无忧行等方案为在缅公民提供应急通讯支持,形成鲜明对比。
缅甸网络管制是政治镇压、社会治理与数字主权博弈的复杂产物。持续的网络封锁不仅加剧社会分裂,更使缅甸数字经济倒退十年。国际社会需建立有效干预机制,保护数字时代的基本人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5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