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联通合并传闻再起,5G时代合作能否突破市场格局?

2025年电信联通合并传闻因5G-A联合创新再度引发关注。双方通过共建共享已节省超3600亿投资,但面对中国移动的绝对优势,合并能否重塑市场格局仍存争议。文章分析合作成效、用户影响及国际经验,指出6G协同研发或是破局关键。

合并传闻再起:战略调整还是市场倒逼

2025年3月电信联通合并传闻的再度发酵,源于双方在5G-A技术发布会上展现的深度协同态势。回溯历史,两家运营商自2019年签署5G共建共享协议以来,已累计节省网络建设投资超3600亿元,年均减少碳排放1200万吨,这种资本与环保效益的双重突破,为合并设想提供了现实基础。

电信联通合并传闻再起,5G时代合作能否突破市场格局?

中国移动9.5亿用户规模的”大象效应”,使得市场份额不足其40%的电信联通面临持续挤压。当前市场呈现移动宽带用户市占率超50%、5G套餐用户超5亿的绝对优势,而电信联通即便通过共享基站将5G覆盖提升至137万座,仍难以突破用户增长瓶颈。

5G共建共享:从试验田到深度协同

双方合作已形成三级创新体系:

  • 网络层:实现4G/5G基站共享超300万座,建成全球最大SA独立组网
  • 技术层:联合研发5G-A标准,2025MWC展示毫米波增强等12项创新
  • 运营层:创建首个跨运营商联合运维平台,故障响应效率提升60%

这种合作模式使双方5G用户渗透率突破68%,但相较于移动的5.11亿5G用户仍存在明显差距。

新市场格局:双巨头对抗能否成型

三大运营商核心数据对比(2025Q1)
指标 中国移动 电信联通合计
移动用户 9.8亿 7.1亿
5G基站 165万 137万
研发投入 320亿 190亿

若实现完全合并,新实体将形成年营收超8000亿的超级运营商,在政企市场可整合双方云网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但个人消费市场仍需破解品牌认知割裂难题。

用户利益透视:覆盖与资费的双向博弈

当前用户可感知的变化包括:

  1. 网络盲区减少85%,农村5G覆盖率从58%提升至79%
  2. 跨网漫游费用取消,但套餐资费差异化缩小
  3. 联合会员权益覆盖视频、音乐等12个垂直领域

但消费者担忧合并可能导致市场化竞争减弱,影响资费下调空间。这种矛盾在澳大利亚运营商合并案例中已有前车之鉴。

全球运营商整合浪潮的镜鉴

国际市场的合并案例呈现两种典型路径:

  • 美国模式:T-Mobile与Sprint合并后5G用户激增46%,但引发垄断调查
  • 欧洲模式:沃达丰跨国整合实现5G漫游统一资费
  • 日本模式:NTT docomo保持独立但共享基础设施

这些经验表明,合并成功与否取决于监管框架设计能否平衡效率与竞争。

未来推演:挑战与可能性的双重奏

阻碍合并落地的核心难题包括:

  • 存量4G网络制式差异(电信FDD-LTE vs 联通TDD-LTE)
  • 超过50万员工的安置与组织融合
  • 价值1.2万亿的国有资产整合风险

但6G研发窗口期将至,若双方能在太赫兹通信、星地一体网络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捆绑,或可创造新的合并价值支点。

结论:电信联通在5G时代的深度合作已突破传统竞争边界,但完全合并仍需跨越体制、技术和市场的三重门槛。当前更现实的路径是延续”竞争性合作”模式,在6G标准制定期寻求战略突破,这既避免垄断风险,又能保持市场活力。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0057.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