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换脸技术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AI技术深度合成目标人物的面部特征与声音,伪造视频通话场景实施诈骗。例如模仿企业高管要求财务转账,或伪装亲友声称遭遇紧急事故需汇款。近期案件中,已出现利用生物认证漏洞绕过人脸识别的案例。
- 「需要人脸认证关闭业务」
- 「现在做面部识别确认身份」
- 「按我说的角度转动头部」
二、多平台协同作案
新型诈骗形成跨平台作案链条: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个人信息,利用会议软件共享屏幕,最终在支付平台完成资金转移。2025年3月案例显示,诈骗者通过「抖*会议」APP诱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同步窃取短信验证码。
- 社交平台获取信任
- 第三方工具实施操控
- 支付系统完成洗钱
三、虚构政务系统升级
冒充医保、税务等部门,以「系统升级需验证资质」为由诱导转账。最新手段包括伪造政务APP界面,要求输入银行卡信息完成「在线认证」,实则同步窃取关键支付信息。
四、伪造新型支付漏洞
利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新业态设计骗局:声称「开通免密支付会持续扣费」「需验证钱包安全性」,诱导受害者进行人脸认证或虚拟币交易。2025年已出现利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双离线功能实施的无痕转账诈骗。
五、跨境虚拟币洗钱
资金转移方式转向USDT等加密货币,通过境外交易所多层混淆。诈骗得手后15分钟内即可完成币种转换,资金流向追踪难度显著增加。
- 拒接境外虚拟号段来电
- 关闭非必要APP权限
- 启用支付平台夜间锁
核心防御策略
面对技术升级的诈骗手段,需建立「事前验证-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全流程防护: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实现来电预警,启用支付延迟到账功能,定期更新生物识别认证方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