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技术升级开发出多种新套路:
- AI语音克隆亲友声音要求转账
- 伪造政务平台短信诱导点击木马链接
- 虚拟货币投资类钓鱼APP
- 境外号码伪装成物流客服索赔
识破陷阱的核心方法
牢记以下原则可规避90%的诈骗风险:
- 核实身份:通过官方渠道回拨确认
- 保护信息:不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号
- 延迟操作:可疑要求至少等待2小时
- 安装防护:启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典型案例与应对策略
某地居民接到"疾控中心"流调电话,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正确做法应为:
- 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核验
- 通过国务院客户端查询防疫政策
- 在社区微信群组同步预警信息
技术防范工具推荐
- 国家反诈中心:诈骗号码实时识别
- 12321助手:骚扰电话智能拦截
- 运营商防诈彩印:来电风险弹窗提醒
面对不断进化的诈骗手法,公众需保持警惕意识与学习能力,善用技术工具构建防护网,牢记"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九字箴言。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