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通城如何革新城市出行生态?

百联通城通过建筑空间重构、微型公交网络、新能源矩阵和智慧出行平台四大创新维度,构建起商业体与城市交通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实现日均客流效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19%的显著成效,为城市更新提供创新样本。

一、建筑空间重构:城市界面的活力焕新

百联又一城改造项目通过外立面的虚实渗透设计,将商业空间的开放性融入城市肌理。灵动的”风帆”造型不仅形成视觉地标,更通过分层浮动界面实现商业体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连接。这种建筑语言创新打破传统封闭式商场的物理边界,使日均3.2万客流能在自然流动中感知城市活力,为五角场商圈创造新的人车交互场景。

二、公交系统革新:微型交通的智慧实践

项目周边已形成三级公交网络体系:

  • 地铁10号线接驳专线:缩短步行距离至200米内
  • 社区微循环巴士:覆盖半径1.5公里居住区
  • 无人驾驶摆渡车:实现商场-停车场闭环接驳

这种立体化交通网络使公交分担率提升至42%,高峰时段减少30%私家车流量,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动态匹配运力需求。

三、新能源矩阵:绿色动能的全面渗透

能源结构对比(改造前后)
指标 改造前 改造后
光伏覆盖率 0% 65%
充电桩数量 12个 86个
储能系统 200kW/800kWh

建筑屋顶光伏与立面垂直风电系统协同运作,年发电量达38万度,覆盖商场30%用电需求。充电集群采用V2G技术,实现车辆与电网的双向能量交互。

四、智慧出行生态:数据驱动的服务升级

通过MaaS平台整合多模交通资源:

  1. 实时热力分析:预测20分钟后的客流分布
  2. 出行套餐推荐:组合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优惠
  3. 无障碍导航:为特殊群体规划全电梯路径

平台日均处理12万条出行请求,用户粘性提升58%,形成”商业+交通”的生态闭环。

百联通城模式通过建筑空间重构、微型交通网络、新能源应用和智慧平台四大维度,构建起”空间-交通-能源-数据”四位一体的出行生态系统。这种城市更新样本已带动周边区域碳排放降低19%,公交分担率提升23%,为超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转型提供可复制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7705.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