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文化传播政策保障体系
福安市通过出台《福安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将传统文化保护与数字化发展纳入制度框架。自2012年起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提升至1500万元,其中近1/3用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为畲族文化保护总体规划等专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建立三级非遗传承人体系,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形成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
二、创新数字化文化传播路径
依托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技术优势,福安率先完成文化专网骨干节点建设,实现市县级全覆盖。重点推进三大数字化工程:
- 文化数据库建设:完成朱子文化、海洋文化等专题数据库,采集高精度数据上千条
- 智慧广电平台:打造”海韵”文化出海平台,通过电视屏、户外大屏等多终端传播
-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覆盖全市470处文保单位的数字化保护系统
三、打造本土化媒体融合矩阵
实施”广电+”融合发展战略:
- 制作《福安非遗档案》等系列纪录片,年播出本土文化节目超500小时
- 开发”云游福安”融媒体产品,整合VR导览、线上展馆等数字服务
- 联合乡镇打造20个”乡村文化直播间”,培育本土网红讲解员36人
四、完善基层公共服务网络
构建三级文化服务体系:
- 市级层面:建成文化云数据展示平台,实现文化资源全民共享
- 乡镇层面:完成农村应急广播全覆盖,年均运维投入超200万元
- 村级层面:设立56个广电便民服务点,提供文化设备维修等10项服务
五、典型案例与成效分析
福安平讲戏通过”非遗+直播”模式实现年轻化传播,2024年线上观众增长300%。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后,相关纪录片海外播放量突破50万次。文化数字化工程带动文旅产业增收12%,入选省级文化创新示范项目。
结论:福安广电局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和服务下沉三措并举,构建起”数字化存储、融媒体传播、产业化转化”的文化传播新范式,为县域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6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