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法律定性
二手手机市场存在商家故意隐瞒合约机属性的欺诈行为,如徐州王先生以4800元购入标称零售机的苹果13ProMax,付款后被告知需额外支付三年每月140元套餐费,总成本超新机价格。此类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关于欺诈行为三倍赔偿的规定,同时涉嫌违反《民法典》第148条关于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条款。
如何识别二手合约机
- 检查IMEI号码:通过运营商官网查询设备绑定状态
- 索取入网协议:要求商家出示原始购机凭证和入网协议复印件
- 验机软件检测:使用爱思助手等工具查看网络锁状态
- 价格异常警示: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设备需提高警惕
五步维权操作指南
- 固定证据链:保存交易记录、聊天截图、付款凭证
- 先行协商:明确要求解除合约或差额补偿
- 行政投诉:通过12315平台上传证据材料
- 司法救济:备齐起诉状向属地法院立案
- 媒体监督:通过微博等平台扩大维权影响
法律追责依据
法律名称 | 适用条款 | 追责内容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第55条 | 欺诈行为三倍赔偿 |
民法典 | 第148条 | 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 |
电信条例 | 第32条 | 合约机信息披露义务 |
成功维权案例启示
2025年深圳消费者通过固定拆箱视频证据,结合12345市长热线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成功追回被隐瞒的合约机差价。2024年北京朝阳法院判决某手机店因未告知合约机属性,承担退货并赔偿交通费、误工费共计3800元。
消费者遭遇二手合约机欺诈时,应系统运用协商、投诉、诉讼三重维权手段,特别注意电子证据的即时保存。建议优先选择提供七天无理由退换的合规平台交易,交易前主动查询设备网络锁状态,最大限度降低消费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8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