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猫设备倒卖猖獗,源头监管漏洞何在?

光猫设备倒卖产业链通过翻新二手设备、勾结运营商渠道形成完整利益链,暴露生产监管缺失、技术防伪薄弱、流通审核失效等系统性漏洞。治理需从设备加密、溯源管理、行业准入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一、二手光猫倒卖已成黑色产业链

近年来二手光猫翻新倒卖案件频发,犯罪团伙通过回收旧设备进行外壳更换、系统刷机等操作,将淘汰产品伪装成全新设备销售。江苏宿迁案件中,犯罪团伙三年间生产销售翻新光猫9万余台,涉案金额超890万元。山东菏泽警方更查获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的假冒光猫案件,暴露产业链规模化运作特征。

光猫设备倒卖猖獗,源头监管漏洞何在?

部分运营商为降本压力,默许子公司采购翻新设备。HN某公司将40元收购的二手光猫翻新后,以返还佣金方式向运营商渠道供货,最终以数百元价格强卖给农村留守老人。这种「运营商-翻新厂-消费者」的闭环链条,形成稳固利益共同体。

二、技术漏洞催生翻新灰色空间

设备技术特性为非法翻新提供便利条件:

  • 外壳模具易仿制,防伪标识可批量复制
  • 固件系统缺乏加密验证,刷机后可重置使用数据
  • 运营商入库检测标准不统一,翻新设备难以识别

重庆案件中出现的「猫池」设备,更暴露出通信设备可被批量操控的技术风险。这种支持128张电话卡同时运行的设备,已成为黑产批量注册账号的工具。

三、监管体系存在三大薄弱环节

  1. 生产环节失控:小型代工厂未纳入监管视线,持续生产未认证设备
  2. 流通渠道失察:电商平台未建立设备类目审核机制,GOIP等涉诈设备仍可公开交易
  3. 回收体系缺失:运营商缺乏设备回收管理规范,旧光猫经灰色渠道流入翻新厂

四、源头治理需多方协同破局

遏制光猫倒卖乱象需构建多维治理体系:

  • 强制光猫厂商增加硬件防伪芯片和固件加密功能
  • 建立运营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一机一码」溯源
  • 将通信设备纳入特种行业管理,实行生产备案和流通登记制度

如深圳推行的手机卡限购政策,可通过限制单个用户设备持有量压缩黑产生存空间。2024年生效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已将非法设备制造纳入处罚范围,需强化执法联动提升威慑力。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54288.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下午8:35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下午8:3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