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黑马路段引发关注
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春运高速流量数据中,二广高速大崛岭一号隧道附近以12.44km拥堵里程位列第四,远超该路段日常流量水平。更令人意外的是,广连高速英南立交段以9.73km的拥堵里程进入前十,这条2020年才全线通车的新建高速,在分流作用尚未完全显现的情况下已面临巨大压力。
许广高速清连公路至禾联岗立交段以11.20km的拥堵里程位居第七,该路段作为连接粤湘两省的替代路线,因京港澳高速常态化拥堵,导致更多车辆转向选择此线路。
传统繁忙路段表现稳定
京沪高速无锡段延续了”全国堵王”的称号,其节假日峰值车流量可达单日52万辆次。G4京港澳高速广州段虽未进入拥堵里程前十,但日均42万的车流量仍居全国前列,特殊时段仍需采取分级管控措施。
- 京沪高速:峰值52万车次/日
- 北环高速:日常42万车次/日
- 二广高速:峰值23.31万车次/日
区域分布呈现新特点
广东省在TOP10拥堵路段中占据六席,除广深、广佛肇等传统繁忙路段外,广连、许广等新通道的拥堵凸显珠三角产业转移带来的跨区域通勤需求。长三角地区沪宁高速日均流量突破20万,但通过智能交通调度未进入拥堵榜单,体现路网优化成效。
意外排名的背后逻辑
兰海高速海口段因琼州海峡轮渡瓶颈,导致车辆滞留衍生高速拥堵,这种海陆衔接的特殊性使其意外上榜。沈海高速深圳段因替代深中通道尚未贯通,持续承担超额流量,其7.3%的拥堵指数增幅超出预期。
-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催生新动脉
- 重大工程进度影响替代路线选择
- 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改变停靠节点
本次排行反映出我国高速公路网络正经历结构性变化,新兴产业带的形成和跨区域协同发展对交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管理部门需重点关注替代路线的承载能力优化,同时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在次级干道的应用部署。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38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