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概述
2018年初,中国联通在多省市启动宽带资费调整计划,部分用户发现套餐价格显著上涨,同时原有优惠被取消。这一变化迅速引发社交媒体和消费者论坛的广泛讨论。
费用调整引发不满
用户争议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 基础套餐价格同比上涨10%-20%
- 捆绑手机套餐的强制消费条款
- 老用户无法续订原有优惠套餐
服务争议与承诺未兑现
部分用户指出,资费上涨的同时未体验到服务质量提升:
- 报修响应时间超过合同承诺的24小时
- 实际带宽速率低于签约标准的30%
- 光纤改造进度滞后于宣传计划
用户投诉与舆论发酵
事件在3个月内引发连锁反应:
- 工信部投诉平台单月受理量增长150%
- 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次
- 多地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
行业对比与市场竞争
与其他运营商对比加剧用户不满:
运营商 | 价格 | 合约期 |
---|---|---|
中国移动 | 88元 | 无限制 |
中国电信 | 120元 | 24个月 |
中国联通 | 158元 | 36个月 |
企业回应与后续措施
联通在4月推出整改方案:
- 恢复部分存量用户优惠权益
- 设立服务质量监督专线
- 承诺6个月内完成网络优化
此次事件反映出通信行业价格调整需建立更透明的沟通机制,同时也推动监管部门出台《宽带服务规范指引》,要求企业调整资费前必须进行30天公示期。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