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实名制强制要求
自2017年起,国家六部委要求电信运营商在办理电话卡时执行“现场拍照+身份证核验”的双重认证流程。该措施旨在遏制电信诈骗,防止冒用他人身份开卡的行为。截至2025年,所有新入网用户均需通过人脸识别和身份证信息比对,确保“人证一致”。
法律依据:身份核验的合法性
我国多部法律为电话卡实名制提供了明确支撑:
- 《居民身份证法》要求公民在办理重要业务时出示身份证;
- 《民法典》规定个人信息处理需经用户同意,运营商通过协议获取拍照授权;
-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企业采取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技术流程:如何实现精准验证
运营商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完成核验:
- 现场拍摄用户正面免冠照,需完整露出五官和双耳;
- 通过OCR技术自动提取身份证文字信息,拒绝扫描件或带水印证件;
- 将现场照片与身份证人像进行AI比对,匹配度低于阈值则触发人工审核。
隐私保护:数据如何被管理
用户照片及证件信息直接上传至运营商中央服务器,营业厅本地不留存副本。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些数据仅用于:
- 电信业务合规性存档,保存期限为号码注销后5年;
- 司法调查时的身份追溯,需持法定证明文件调取;
- 系统自动核验,禁止用于商业营销等其他用途。
电话卡办理的拍照要求是国家打击电信犯罪的关键防线,通过法律授权和技术手段的配合,既实现了身份真实性核验,又设置了严格的信息保护机制。用户需理解该措施对公共安全的必要性,同时运营商应持续优化核验流程,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33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