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抽查随身WiFi,用户安全如何保障?

工信部近期对随身WiFi设备开展安全抽查,发现加密缺陷、隐私泄露等多类风险。本文解析监管措施与用户防护要点,揭示物联网设备安全防护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抽查背景与范围

近期工信部对市面35款主流随身WiFi设备开展质量抽查,检测范围涵盖数据传输加密、设备固件漏洞、用户隐私保护等核心安全指标。本次行动响应《网络安全法》要求,重点排查消费级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隐患。

工信部抽查随身WiFi,用户安全如何保障?

主要安全风险

抽检结果显示存在三类突出问题:

  • 23%设备使用弱加密协议(如WEP)
  • 17%产品存在未修复的固件漏洞
  • 31%设备违规收集用户定位信息
安全隐患分布统计
风险类型 占比
通信加密缺陷 35%
隐私协议违规 28%
系统漏洞未修复 22%

工信部监管措施

针对检测结果,主管部门采取分级处置机制:

  1. 强制下架存在高危漏洞的12款产品
  2. 要求27家企业限期提交整改方案
  3. 建立物联网设备安全白名单制度

用户防护指南

消费者应通过以下方式保障使用安全:

  • 购买通过3C认证的设备型号
  • 定期检查固件更新并开启自动升级
  • 关闭设备默认开启的远程管理功能

未来监管方向

工信部拟推出物联网设备安全分级标准,要求生产企业:

  • 强制实施漏洞披露机制
  • 设备预装安全防护软件
  • 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此次抽查暴露出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建议用户选择符合国家认证的设备,同时厂商需加强安全设计,监管部门应建立长效抽查机制,共同构建可信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7438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上午9:01
下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上午9:0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