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机低价陷阱的常见类型
市场上常见的合约机骗局主要呈现三种形态:
- 虚假低价引流:商家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于市场价30%-50%的手机信息,吸引消费者线下交易后转为合约机销售;
- 合约绑定陷阱:通过签订包含隐形条款的合同,强制消费者承担每月高额套餐费用,实际总支出远超新机价格;
- 山寨机冒充:使用安卓系统仿制苹果界面,或通过谐音关键词(如”水果手机”)混淆视听。
二、消费者为何频频中招?
数据显示,2024年二手电子交易投诉中,合约机纠纷占比达37%。消费者易受低价诱惑的主要原因包括:
- 对合约机概念认知不足,误将”合约价”等同于裸机价;
- 轻信商家”海关货””内部渠道”等话术包装;
- 线下交易时被销售人员话术迷惑,未仔细核对合同条款。
三、典型案例与诈骗手法解析
近期曝光的案例显示诈骗手段不断升级:
- 某平台商家以”女生自用机”为噱头,诱导买家到实体店签订隐藏合约;
- 有诈骗者伪造退款流程,将消费者引导至虚假理财平台实施二次诈骗;
- 部分商家通过平台外交易规避监管,收款后发送山寨机或空包裹。
四、防范低价陷阱的关键措施
专业人士建议采取”三要三不要”原则:
- 要核实渠道:选择官方认证商家,拒绝脱离平台交易;
- 要验证信息:通过IMEI码查询手机激活状态,使用专业软件验机;
- 要细读合同:特别注意月消费额度、违约金等条款。
消费者若遭遇强制签订合约机协议,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以”未履行告知义务”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47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