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古冶长城宽带服务为何引发居民争议?

唐山古冶区长城宽带因频繁断网、退费纠纷及误导性续费等问题引发居民强烈不满。事件暴露预付费服务模式风险,反映企业将经营危机转嫁消费者的乱象,凸显宽带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一、服务中断引发生活瘫痪

唐山古冶区部分小区自2024年起频繁出现长城宽带断网事件,最长断网时间达一个月,直接影响上千户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用户反映,断网期间业务员集体失联,客服电话形同虚设,导致居民陷入“投诉无门”的困境。这种大规模断网不仅影响日常通讯,更导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现代生活场景瘫痪,被居民称为“数字时代的断水断电”。

二、退费纠纷与责任推诿

断网事件暴露出的退费问题尤为突出:

  • 用户提前2-4年续费后遭遇服务终止,退款需多次投诉且流程繁琐;
  • 客服以“后台数据异常”“需等待通知”等理由拖延退费,部分案例需通过12345热线介入才得以解决;
  • 合同条款暗藏“免责声明”,将断网责任归咎于“政府行为”或“网络升级”。

三、误导性续费引发争议

多名用户在2024-2025年间遭遇续费陷阱:

  1. 业务员以“优惠活动”诱导用户提前2-4年续费,实际服务期未满即停止服务;
  2. 缴费账户暗中变更,用户付款至“长宽互联”等关联公司后,长城宽带以“合作关系终止”为由推卸责任;
  3. 服务期限计算混乱,存在虚构“赠送时长”却不兑现的情况。

四、企业责任与法律争议

长城宽带累计亏损26亿元的财务危机,导致其采取争议性经营手段:

  • 通过关联公司转移用户预付款,涉嫌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
  • 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律师指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 光纤入网费纠纷引发物业剪断网线,暴露基础设施维护缺失。

五、用户建议与服务反思

此次事件为消费者带来重要警示:

  • 避免选择预付费周期超过1年的宽带套餐;
  • 签约时需确认运营商主体资质,警惕关联公司代收费用;
  • 遭遇侵权时应及时通过工信部网站或12315平台投诉维权。

唐山古冶长城宽带争议本质是企业经营危机向消费者的转嫁,反映出预付费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漏洞。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宽带服务的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16374.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