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航通信随身WiFi为何被指存在欺骗行为?

深航通信随身WiFi被曝存在流量虚标、5G功能造假、隐性收费等问题,设备采用淘汰芯片且售后缺失,消费者首年实际支出超正规套餐280元。

一、流量虚标与限速争议

深航通信随身WiFi被消费者指控存在流量虚标行为。其宣传的“每月1500G高速流量”实际使用时,用户发现每日流量上限被限制为50G,且超量后网速骤降至1Mbps以下,远低于4G网络基础速率。更有消费者实测发现,设备显示的流量消耗与运营商后台数据存在20%-30%的误差,存在虚标嫌疑。

深航通信随身WiFi为何被指存在欺骗行为?

二、虚假宣传5G网络功能

产品页面强调支持“5G双模网络”,但拆解测试显示设备搭载的展讯SC6531芯片实为2016年功能机芯片,仅支持4G网络。业内专家指出,真正的5G随身WiFi设备成本应在300元以上,而深航通信的百元定价显然无法覆盖技术成本。消费者实际使用中未能体验到5G网络应有的低延迟特性,下载速度最高仅达20Mbps。

三、低价陷阱与隐性收费

深航通信以“39元包月”低价套餐吸引用户,但存在以下隐性收费:

  • 设备需单独支付199元押金
  • 套餐实际为年付制,中途解约需支付30%违约金
  • 套餐外流量按10元/GB收费

消费者李女士计算后发现,首年总支出达667元,远超运营商副卡共享套餐价格。

四、实名认证漏洞与安全风险

部分用户反映设备内置的物联网卡存在实名认证漏洞:

  1. 初次激活时未强制要求实名认证
  2. 已认证的SIM卡被二次销售
  3. 数据通过境外服务器中转,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2024年网信办查处案例显示,此类违规物联网卡可能被用于非法数据传输。

五、售后服务缺失与设备质量隐患

超过七成投诉涉及售后问题,包括:设备激活七天后拒绝退换、维修需自付运费、客服响应超48小时等。拆解报告显示,设备采用劣质电池和未认证电源模块,在40℃环境中断连概率达67%,存在安全隐患。

深航通信随身WiFi的争议核心在于其营销策略与产品实际表现的严重背离。从芯片性能虚标到流量计量争议,从安全漏洞到售后缺失,这些系统性问题的叠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建议选购时优先查验设备入网许可(核准代码CMIIT ID)和运营商合作协议,并避免预付费年套餐。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4706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2:18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2:1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