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伪装身份建立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银行客服或电商平台工作人员,使用以下话术降低受害者警惕性:
- “这里是XX公安局,您的账户涉及非法交易,需配合调查”
- “检测到您的账户存在异常登录,请立即核对信息”
- “您购买的包裹丢失,现为您办理三倍理赔”
第二步:虚构紧急事件引发恐慌
通过编造法律后果或资金风险,迫使受害者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策:
- 强调案件涉密性:”此事已立案侦查,请勿向他人透露”
- 设置时间压力:”两小时内未处理将冻结所有账户”
- 伪造法律文书:发送篡改的「通缉令」或「处罚通知」
第三步:诱导转账或信息泄露
最终环节通过话术模板引导资金操作:
- “需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进行验证”
- “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解除风控”
- “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协助处理系统漏洞”
常见话术场景与案例
2023年曲靖警方破获案件中,诈骗团队采用多层级话术:
- 初级话务员负责筛选潜在受害者
- 中级人员通过剧本深化信任
- 高级成员实施最终诈骗
防范识别技巧
应对电信诈骗需掌握核心原则:
- 核实对方身份:通过官方渠道回拨确认
- 警惕转账要求:国家机关不会设立「安全账户」
- 保护个人信息:不透露验证码、密码等敏感数据
电信诈骗话术本质是利用人性弱点进行心理操控。通过了解犯罪分子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公众可有效提升反诈意识,遇到可疑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或联系反诈中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