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诱购背后的连环陷阱
福建多地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以“9.9元设备”“19元包年”等噱头吸引购买,实际使用中却遭遇多重收费陷阱。低价设备往往伴随高价流量套餐,用户需额外支付隐形维护费或被迫升级套餐。
宣传项目 | 实际收费 |
---|---|
设备费用 | 9.9元 |
首月流量 | 39元/月 |
次年起费 | 599元/年 |
二、流量虚标:数字游戏的真相
标称3000G的流量套餐实际可用量不足20%,部分设备通过技术手段伪造流量统计界面。消费者发现:
- 观看1080P视频时流量消耗异常加速
- 后台自动更新功能无法关闭
- 限速阈值远低于宣传标准
三、实名认证暗藏信息泄露风险
部分商家要求通过非官方渠道上传身份证信息,存在信息二次转卖风险。福州某案例显示,消费者在完成认证3个月后遭遇精准诈骗,调查发现其认证信息在黑市流通。
四、双网切换与网速的虚假承诺
宣称的“智能切换三大运营商网络”功能多无法兑现,实际测试显示:
- 80%时间锁定单一运营商
- 信号强度低于手机直连20dBm
- 连接3台设备后网速下降60%
五、售后黑洞与商家跑路危机
2024年福建消协数据显示,随身WiFi相关投诉中45%涉及售后失联。典型问题包括:
- 设备故障后无法联系商家
- 预存费用无法退还
- 年费套餐中途失效
消费者应选择华为、中兴等正规品牌,避免预存大额费用,并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设备入网许可。遭遇欺诈时,及时保留支付凭证向12315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6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