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深度解析
市面30%的随身WiFi存在固件漏洞,黑客可通过未加密接口获取用户行为数据。部分设备甚至预装流量劫持模块,导致网页跳转和隐私泄露。
风险类型 | 占比 |
---|---|
数据传输未加密 | 45% |
固件漏洞 | 32% |
虚假参数标注 | 23% |
虚假参数识别指南
警惕商家宣传的”无限流量”和”5G速度”话术,实测发现:
- 90%标称150Mbps设备实际峰值≤80Mbps
- 75%产品在连续使用3小时后出现断流
实测数据曝光
实验室对10款热门设备进行72小时压力测试:
- 3款设备在高温环境下自动关机
- 5款设备的MAC地址未做随机化处理
- 2款产品存在WPA2握手协议漏洞
安全选购五步法
推荐消费者遵循以下选购流程:
- 核查设备3C认证编号
- 确认支持WPA3加密协议
- 优先选择可刷开源固件产品
- 查看FCC-ID认证信息
- 测试实际网速稳定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7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