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结构复杂
地铁隧道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深度较大,导致信号穿透损耗严重。金属屏蔽门和列车厢体也会反射或吸收电磁波,进一步削弱信号强度。
- 隧道材质阻碍信号传输
- 屏蔽门导致信号反射
- 车厢金属结构干扰信号
用户密度过高
高峰期地铁内用户集中接入网络,单基站需同时处理大量设备请求。例如,一个车厢可能同时有数百人使用流量,导致信道资源被过度分配。
典型场景包括:
- 短视频等高带宽应用占用资源
- 多设备并发导致网络拥塞
信号切换频繁
列车高速移动时(通常时速60-80公里),用户设备需要在不同基站间快速切换。若切换算法优化不足,可能导致:
- 信号短暂中断
- IP地址重新分配延迟
基站部署不足
部分地铁线路存在基站覆盖盲区,主要原因包括:
问题类型 | 占比 |
---|---|
间距过大 | 45% |
功率不足 | 30% |
设备老化 | 25% |
设备兼容性问题
不同运营商使用的通信频段存在差异,例如:
- 电信主要采用2100MHz频段
- 移动优先使用2600MHz频段
用户设备的频段支持不全可能导致无法连接最优基站。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5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