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曝光
2025年初,天猫大药房因多起假药投诉成为舆论焦点。消费者反映购买的药品存在包装异常、成分不符等问题,部分降压药经检测含有未标注的化学成分。平台质检报告显示,涉事批次药品存在标签信息与实物批号不一致的情况。
质量检测流程漏洞
第三方检测机构披露,电商平台药品检测存在三大缺陷:
- 抽检覆盖率不足总SKU的3%
- 跨境药品检测标准不统一
- 防伪溯源系统存在技术漏洞
某消费者送检的进口保健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12倍,但平台仍显示”质检合格”。
消费者投诉案例
近期典型投诉包括:
- 糖尿病患者购买的胰岛素冷链运输温度异常
- 中药饮片混入非药用部位达40%
- 维生素片剂实际含量不足标称值50%
某消费者反映维权过程中遭遇”商家推诿-平台拖延-检测困难”的恶性循环。
平台应对措施
天猫大药房最新声明提出整改方案:
- 建立药品质量黑名单制度
- 升级区块链溯源系统
- 设立5000万元先行赔付基金
目前已有17家入驻药企因资质问题被清退,但消费者对执行力度仍存疑虑。
本次事件暴露电商医药领域存在监管盲区,建议建立跨部门联合抽检机制,强制公开检测原始数据,同时完善药品类目准入标准。消费者应保留完整购物凭证,发现异常立即封存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