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手机靓号骗局频发:预存话费陷阱与个人信息盗用

近期以免费赠送手机靓号为名的诈骗案件激增,犯罪团伙通过预存话费陷阱套取资金,并利用申领流程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本文揭露骗局运作模式,分析典型案例,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

骗局现象概述

近期多地出现以”免费赠送手机靓号”为噱头的电信诈骗案件。骗子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群发等渠道,宣称”8888″”6666″等稀缺号码可零成本领取,诱导用户点击虚假链接或联系指定客服。

免费送手机靓号骗局频发:预存话费陷阱与个人信息盗用

预存话费陷阱运作模式

受害者往往被要求完成以下步骤:

  • 支付高额”预存话费”激活号码
  • 购买指定套餐绑定靓号使用权
  • 缴纳”特殊号码维护金”

收款后骗子立即失联,部分受害者甚至收到运营商欠费通知,显示所谓”靓号”实为未开通的虚拟号码。

个人信息盗用风险

在申领流程中,骗子会要求提交:

  1. 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2. 银行卡信息
  3. 人脸识别视频

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非法网贷、洗钱等犯罪活动。某省公安数据显示,2023年因此类骗局导致的身份冒用案件同比上升120%。

典型案例分析

2024年3月破获案件数据
涉案金额 受害人数 信息泄露量
520万元 1,328人 4.2万条

防范与应对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防护策略:

  • 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号码业务
  • 警惕”零成本”营销话术
  • 定期查询个人号码绑定情况

手机靓号骗局本质是新型电信诈骗与信息窃取的结合体。公众需提高对非正规渠道号码交易的警惕性,运营商与监管部门应建立靓号特殊交易备案机制,共同遏制此类犯罪蔓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15370.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