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与套餐陷阱
部分随身WiFi厂商通过”无限流量””零月租”等宣传话术吸引消费者,实际使用中却存在多重限制。如新讯随身WiFi在直播中承诺14.8元套餐,但用户激活时发现需先预存高额费用且无法选择低价套餐。这种宣传与实际的严重不符,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的禁止虚假宣传规定。
二、预存费用与二次消费
行业常见预存陷阱包含三个特征:
- 强制大额预存才可激活设备
- 套餐有效期设置隐性限制
- 设备强制报废引导二次购买
有消费者反映使用3个月后被迫更换设备,原预存余额无法转移,形成连环消费陷阱。
三、流量虚标与限速问题
第三方检测显示,部分设备存在流量计量偏差最高达40%,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 后台系统虚增流量消耗
- 达量后自动降速至1Mbps以下
- 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淆计算
四、售后服务缺失风险
超过七日退换期后,消费者常面临三大维权困境:
- 客服渠道失效(电话/在线客服无响应)
- 设备维修需寄回无备用机提供
- 套餐退款需支付30%违约金
五、法律争议与消费者应对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经营者需完整披露商品信息。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维权步骤:
- 保存宣传页面与聊天记录截图
- 通过12315平台提交电子证据
- 要求商家提供流量计量认证文件
2025年2月已有集体诉讼案例,法院判决某品牌退还3倍套餐费用。
目前尚未有直接证据表明讯世代存在系统性欺诈,但行业普遍存在的预存陷阱、流量虚标等问题需引起警惕。建议消费者选择支持月付、提供计量认证的品牌,并优先通过官方渠道购买。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2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