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靓号暗藏杀机?申请者能否逃过一劫?

本文揭露广电靓号市场中潜藏的虚假宣传、诈骗陷阱、信息盗用等风险,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提供防范策略与维权指南。消费者需警惕高价靓号销售骗局,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避免陷入合约陷阱。

虚假宣传诱导办卡

部分广电推广人员以「0月租」「无限流量」「赠送靓号」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实际套餐却存在隐形条款。有用户反映标称29元192G流量的套餐激活后变成39元升卡套餐,更有诈骗分子以「广电5G就业上岗卡」名义行骗。

  • 宣传语与合同条款严重不符
  • 设备兼容性问题频发(如iPhone XS无法使用)
  • 网络覆盖范围夸大宣传

靓号销售诈骗陷阱

2025年3月夷陵警方破获的典型案例显示,诈骗分子通过朋友圈发布尾号6666、9999等「豹子号」信息,收取订金后失联。受害者往往需支付17000元高价,最终钱号两空。

  1. 伪造靓号资源吸引买家
  2. 要求预付30%-50%订金
  3. 以系统延迟为由拖延交付

个人信息盗用风险

上门办卡过程中存在过度收集生物特征数据的现象,包括:

  • 身份证正反面及手持验证视频
  • 人脸识别数据
  • 银行账户信息

有案例显示犯罪分子利用盗取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导致受害人遭遇欠费追责。

销户障碍与违约金

「充100送100」等优惠活动暗藏合约陷阱,用户销户时面临:

  • 需支付剩余月份50%违约金
  • 强制绑定增值服务
  • 余额退还困难

有用户因信号问题销户时,仅退回部分预存话费。

防范指南与应对策略

  1. 核实推广人员工牌及授权文件
  2. 拒绝提供手持身份证视频
  3. 要求书面注明套餐细则
  4. 通过官方APP验证号码归属
  5. 保留交易凭证及时投诉

广电靓号市场既存在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也隐藏着新型诈骗风险。消费者需提高信息甄别能力,监管部门应加强号段管理,只有多方协同才能构建安全的通信消费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47373.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