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靓号资质争议
广电靓号推广中常出现资质造假问题,部分代理商伪造「工信部特批」「战略合作」等文件背书。实测发现,宣称的「终身免费靓号」实际存在三重限制:需捆绑24个月合约计划、强制开通增值服务、号码回收条款不透明。
二、合约陷阱解析
靓号合约暗藏多重法律风险:
- 预存话费分36期返还,中途停机将终止返现
- 违约需支付剩余话费30%作为手续费
- 靓号协议绑定最低消费年限(通常3-5年)
项目 | 宣传值 | 实际值 |
---|---|---|
月租 | 0元 | 39元 |
合约期 | 无限制 | 36个月 |
三、隐性费用清单
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隐性收费包括:
- 靓号服务费(每月8-20元)
- 强制开通彩铃/云盘会员
- 号码保号费(停机期间照常扣费)
四、销户障碍分析
靓号注销存在系统性障碍,78%的投诉涉及以下场景:合约期内禁止销户、异地号码需返归属地办理、靓号回收需支付「选号费」。某案例显示,武汉用户注销广州归属地号码,产生58元快递费及15天等待期。
五、识别防范指南
建议采取三步验证法:
- 登录广电官网核查套餐备案编号
- 拨打10099确认代理商资质
- 查验电子协议中的违约金条款
广电靓号活动存在系统性隐性消费陷阱,突出表现为资质造假、合约捆绑和销户障碍。消费者应保留宣传证据,优先选择可验证的「白名单套餐」,遭遇欺诈时通过12315平台与工信部双渠道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4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