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背景与典型案例
近年来以“广电授权”“靓号秒杀”为幌子的诈骗案件激增,诈骗分子利用消费者对广电新号段认知不足的漏洞,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散播虚假广告。例如:
- 河北滦州宋某被尾号“8888”手机号吸引,支付1350元后卖家失联
- 临沂李某累计转账25万元购买“6个6”等靓号,最终发现受骗
- 西安消费者小周在直播间购买靓号后遭遇主播失踪
虚假营销三大套路
诈骗团伙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实施犯罪,主要手段包括:
- 低价诱导陷阱:宣称“19元192G流量卡”,实际收取隐藏费用
- 资质伪造:发送虚假手持身份证照片获取信任
- 合约捆绑:设置最低消费年限,违约需支付高额赔偿金
身份冒用风险链
消费者在非正规渠道办理靓号时,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 营业厅强制开卡:用户办理其他业务时被默认开通广电卡
- 快递签收陷阱:未经验证即激活号码导致身份被盗用
- APP注册漏洞:通过共享屏幕获取用户生物识别信息
防骗指南与维权建议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受骗风险:
- 认准官方渠道:通过中国广电官网或授权营业厅办理业务
- 核实合约条款:特别注意违约金条款和最低消费年限
- 定期查验账户:通过广电官方APP查询名下号码状态
遭遇诈骗时应立即保存交易记录,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步向工信部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4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