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争议焦点
联通靓号保底消费政策要求用户在获得特殊号码时签署协议,通常包含预存话费、月保底消费、在网时长等条款。争议焦点在于运营商是否利用格式条款强制用户接受长期保底消费,尤其在用户不知情或误解协议期限的情况下。
泉州联通具体案例
2024年8月泉州用户投诉称,办理号码时未被告知需绑定58元套餐半年,改套餐时方被告知存在保底协议。另有2025年4月投诉显示,用户要求更改8元套餐遭拒,运营商以靓号协议十年期为由拒绝。
投诉时间 | 保底金额 | 协议期限 |
---|---|---|
2024-08 | 58元 | 6个月 |
2025-04 | 100元 | 10年 |
法律效力分析
根据《民法典》,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 条款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运营商履行充分告知义务
- 不存在显失公平情形
2022年工信部新规明确要求运营商不得设置终身保底消费,已有用户依据该规定成功维权。
消费者维权建议
遭遇争议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向联通客服提交书面投诉,要求提供完整协议副本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提交申诉(7个工作日内须获回复)
- 收集业务办理时的录音、签字文件等证据
多个案例表明,通过工信部投诉可有效解决套餐变更纠纷。
泉州联通靓号保底消费是否构成强制长期消费,需结合协议签署过程和具体条款判定。运营商若未尽告知义务或设置终身保底,消费者可依法主张条款无效。建议用户在办理前仔细核实协议内容,遭遇纠纷时积极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7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