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起诉联通靓号违约金胜诉,法院判决维权成功案例

北京用户张某起诉中国联通靓号违约金纠纷案终审胜诉,法院认定运营商格式条款显失公平,判决大幅调降违约金金额。本案确立电信服务合同审查标准,推动行业规范整改。

事件背景

2022年3月,北京用户张某因办理0000结尾的联通靓号业务,被要求签订包含20年合约期及每月最低消费300元的协议。2023年合约履行期间,张某因套餐资费过高提出解约,被联通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1.2万元。

用户起诉联通靓号违约金胜诉,法院判决维权成功案例

争议焦点

  • 格式条款是否显失公平
  • 违约金计算标准合理性
  • 电信服务协议期限约束力

判决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经审理认定:

  1. 协议中违约金条款属于加重用户责任的格式条款
  2. 未履行显著提示说明义务
  3. 实际损失与违约金数额明显失衡
判决赔偿金额对比
项目 联通主张 法院认定
违约金 12,000元 800元
诉讼费 由用户承担 由企业承担

法律意义

本案援引《民法典》第496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明确电信运营商在格式条款中单方设定过高违约金的行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并遵循公平原则。

行业影响

判决生效后,三大运营商相继调整了靓号管理规范:

  • 取消终身保底消费条款
  • 公示违约金计算方式
  • 设置3年最长合约期限

本案作为电信服务合同纠纷典型案例,确立了消费者对格式条款的审查权和企业合理提示义务的司法判断标准,为同类案件提供了重要裁判指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83346.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