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取消靓号保底消费新规落地 用户权益升级资费门槛降低

中国电信正式实施取消靓号保底消费新规,允许用户申请调整或取消协议期外的最低消费限制。新规明确协议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资费门槛最低降至5元,用户可通过APP投诉或线下办理完成资费调整,标志着电信资费改革进入用户权益优先新阶段。

政策背景与实施要点

中国电信于2025年4月正式实施靓号保底消费新规,明确允许用户申请取消或降低协议期外的保底消费限制。本次改革源于工信部对电信服务协议的规范化要求,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靓号资费争议。

电信取消靓号保底消费新规落地 用户权益升级资费门槛降低

新规实施后,用户可通过以下渠道办理变更:电信营业厅APP在线申请、线下总厅办理或拨打10000号人工服务。协议期内的用户需支付1-2个月套餐费作为违约金,无协议约束的用户可直接申请调整。

新规带来的三大改变

  • 取消终身制协议:靓号保底消费最长协议期不得超过10年,且需明示续约条款
  • 降低资费门槛:最低保底消费从39元降至10元,部分用户可转为5元无忧套餐
  • 规范办理流程:建立全国统一投诉处理机制,禁止强制属地办理

用户办理指南

  1. 通过电信APP提交套餐变更申请并登记投诉工单
  2. 收到客服回访后坚持取消低消诉求,必要时提及工信部投诉
  3. 签署新版服务协议时注意核查协议期限与违约金条款

争议与法律解读

针对运营商主张的”吉祥号商事惯例”,法律界存在不同解读。有律师指出《电信条例》未明确授权设置最低消费,用户可通过司法途径主张权益。但运营商认为号码资源稀缺性需要市场调节机制,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协议期限的合理性。

未来行业影响

新规实施后,三大运营商已同步启动资费调整计划。预计未来两年将逐步取消各类套餐附加条款,推动行业资费透明化改革。用户流量消费模式也将从”保底消费”向”按需付费”转变。

本次改革标志着电信服务从资源垄断向用户权益优先的转型。通过规范协议条款、降低资费门槛和畅通投诉渠道,既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维护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用户在处理历史协议时应主动运用新规条款,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84846.html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