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靓号保留费的隐性征收
运营商以”8888″”6666″等吉祥号码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办理时会以”号码已被抢完”为由强制发放普通号码。即便成功办理靓号,每月需额外支付20-200元不等的”号码保留费”,且该费用通常不会在宣传页面明示。
二、虚高保底消费绑定
靓号卡普遍要求用户承诺以下消费标准:
- 尾号3连号:月保底消费98元起
- 尾号4连号:月保底消费198元起
- 特殊组合号:强制捆绑5G套餐(最低128元/月)
保底消费金额在合约期内不可调整,实际使用量不足时仍按承诺金额扣费。
三、长期合约期的违约金陷阱
靓号卡合约期普遍长达5-10年,若提前解约将产生以下费用:
- 按剩余合约月份×保底金额的50%收取违约金
- 强制补缴靓号保留费的3倍差额
- 回收号码需支付200-500元销号手续费
运营商客服办理时往往弱化合约期限说明,导致用户后期维权困难。
四、流量虚标与限速套路
搭配靓号销售的套餐存在严重流量虚标问题:
- 宣传的”不限量流量”实际达40GB即限速至1Mbps
- 视频流量单独计费,需额外购买加速包(15元/3GB)
- 夜间闲时流量占比达60%,但使用时段限定在0:00-6:00
实测数据显示,标称100GB的套餐实际有效流量不足35GB。
五、强制捆绑增值服务
靓号卡激活后自动开通以下收费项目:
服务名称 | 月费 | 退订难度 |
---|---|---|
天翼阅读 | 25元 | 需拨打客服 |
游戏特权包 | 18元 | 营业厅不可退 |
视频彩铃 | 10元 | 隐藏于套餐说明 |
这些服务扣费不会体现在主卡账单,用户往往在数月后查询副卡消费时才能发现。
电信靓号卡通过靓号稀缺性诱导用户签订长期高额合约,其隐藏的保底消费、违约金条款和捆绑服务构成系统性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办理前通过运营商官网验证套餐编号,激活后立即拨打客服查询生效服务,并定期检查副卡消费明细。遭遇强制扣费时可向工信部12300投诉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8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