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靓号过户争议现状
2025年携号转网全面推行后,电信靓号纠纷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运营商普遍设置20年超长协议期,违约金普遍过万;二是过户时强制附加新低消套餐,如云南案例要求预存2万元话费并签订月低消800元协议;三是用户普遍反映协议签订时未尽告知义务,太原用户杨先生遭遇的终身低消承诺即是典型例证。
二、法律效力争议焦点
法律界对靓号协议效力存在两大争议维度:
- 格式条款有效性:依据《民法典》496条,未经协商的格式条款需显著提示,运营商单方增设协议涉嫌违法
<li)合同成立要件:北京中盾律所指出,用户未签署的协议缺乏意思表示一致的要件,如云南电信单方设置的2019年协议即属无效
三、用户权益保障挑战
现有机制存在三重保障缺失:首先是知情权受损,浙江用户王楠发现合约隐藏2099年低消条款;其次是选择权受限,运营商常以系统限制为由拒绝套餐变更;再者是救济途径不畅,运营商常以\”系统无法核查\”推诿纠纷处理。
四、破解困局实施路径
- 建立号码分级公示制度,明确靓号认定标准与资费规则
- 强制运营商履行告知义务,协议变更需用户二次确认
- 规范违约金计算标准,禁止终身制协议条款
<li)引入第三方仲裁机制,设置30日异议申诉期
破解靓号困局需构建运营商、用户、监管三方制衡机制。通过完善《电信条例》实施细则,建立号码资源市场化退出机制,同时强化工信部门对运营商格式条款的备案审查,方能实现用户权益保障与行业健康发展的平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69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