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流量的技术真相
所谓“不限流量”本质是运营商通过云计费系统实现的营销话术,实际存在物理层流量管控。根据工信部规定,电信单网套餐每月真实可用流量不超过300G,双网/三网设备理论值上限为1500G/月,但实际使用超过300G即触发限速保护。
三网切换的隐藏条件
支持多网切换的设备需满足两项技术条件:
- 基带芯片需集成高通X55或马维尔920等支持多PLMN协议的模块
- 需预装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单运营商流量占比不能超过60%
市面上多数低价设备仅通过物理按键实现手动切换,无法满足实时智能切换需求。
低价套餐的四大陷阱
套餐类型 | 价格区间 | 实际流量 |
---|---|---|
2.9元100G | 5-15元 | 约20G真实流量 |
月付不限量 | 30-50元 | 300G后限速1Mbps |
年付套餐 | 200-300元 | 首月足量后续逐月递减 |
预存话费型套餐存在流量衰减算法,例如首月实际流量=标称值×85%,次月按70%递减计算。
设备性能的底层限制
主流芯片方案存在硬件瓶颈:
- ASR1803芯片组最大吞吐量2.1Gbps,并发连接数≤20
- 高通X55方案理论速率3.8Gbps,但需配合主动散热模块
- 电池供电设备普遍存在6小时续航墙,持续高负载会触发降频
核心结论
随身WiFi的不限流量本质是有条件限制的共享流量池,需重点关注芯片方案、套餐计费模式和服务商资质。建议选择支持流量累积、提供明确QoS条款的正规产品,避免轻信低价年付套餐。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2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