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地址资源短缺
全球IPv4地址池已于2019年宣告枯竭,运营商需通过共享IP方式满足海量移动终端接入需求。单个外网IP平均服务超过1000个用户设备,这种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已成为行业通用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风险控制
私有IP架构可有效构建网络防护屏障:
- 隔离用户设备与公网直接通信
- 降低DDoS攻击风险
- 防止端口扫描等网络探测行为
运营商成本优化
部署外网IP需要额外投入:
- IP地址租赁费用
- 专用路由设备维护
- 安全防护系统升级
方案 | 年均成本 |
---|---|
私有IP | ¥0.5万/千用户 |
公网IP | ¥8万/千用户 |
NAT技术应用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通过三级映射实现:
- 设备MAC地址绑定
- 私有IP地址池分配
- 公网IP动态复用
动态分配机制
基于会话的IP分配策略包含三个优势:
- 提高地址利用率
- 支持用户漫游切换
- 简化网络拓扑结构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7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