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与监管要求
中国广电宽带出口结算费用的确定遵循《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及工信部相关管理规定。国家通过“网间结算价格指导目录”明确基础运营商间的结算标准,广电作为第四大运营商需遵守互联互通义务,结算费用需报备通信管理局备案。
成本构成与核算标准
结算费用主要包括三部分:
- 骨干网传输成本(含光缆、机房维护)
- 国际出口带宽租赁费用
- 流量监测与安全审计成本
项目 | 占比 |
---|---|
带宽资源 | 45% |
设备折旧 | 30% |
运维服务 | 25% |
市场竞争与定价机制
广电通过与三大运营商签订双边协议确定具体结算费率,实际执行中采用分级定价模式:
- 基础流量包:按兆比特/秒(Mbps)阶梯计价
- 峰值流量:采用95th百分位计费法
- 服务质量(QoS)保障:延迟敏感业务加收15%-20%
国际结算规则对比
相较于国际通行的SENDER KEEPS ALL(发送方保留)模式,我国实行双向结算制度。广电作为新兴运营商,在跨境流量结算中采用国际电联推荐的ITU-T D.50标准,与海外运营商按流量方向分账。
结算费用计算流程
具体计算包含四个步骤:
- 流量监测系统采集全月数据
- 按互联协议分类统计流量类型
- 套用协议约定费率公式
- 第三方审计机构核验
中国广电宽带出口结算费用形成机制融合政策约束与市场协商,既保障网络中立性,又通过动态调整机制适应技术发展。随着广电5G网络的全面商用,未来结算模式或将引入基于切片网络的智能计费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2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