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背景与现状
近期,多地出现以“免费领取快递流量卡”为名的诈骗案件。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平台或快递包裹附带二维码,诱导用户扫码激活,实则窃取个人信息或骗取钱财。
常见诈骗套路解析
诈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虚假激活页面:要求输入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预付费陷阱:以“充值返利”名义要求转账
- 恶意软件植入:扫码后自动下载木马程序
真实案例曝光
2023年8月,某市居民王女士收到附有“流量卡”的快递,扫码支付50元“激活费”后,发现所谓“200G流量”根本无法使用。
- 寄送含卡快递→引导扫码→伪造激活页面→骗取资金
防骗指南与应对措施
- 核实快递来源,拒收不明包裹
- 警惕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二维码
-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运营商活动
- 立即冻结账户并报警
法律后果与举报途径
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遭遇诈骗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举报,或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证据。
面对新型快递诈骗,公众需提高信息鉴别能力,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扫码、不转账,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36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