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卡屡成诈骗工具,用户权益如何保障?

电销卡滥用已成为电信诈骗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其产业现状、诈骗手法及监管漏洞,从用户防护和企业责任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强调建立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保障通信安全。

电销卡滥用现状

近年来电销卡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电销卡发卡量突破2亿张。但其中约18%的号码涉及投诉举报,部分虚拟运营商为追求市场份额,放松实名审核要求,导致电销卡沦为诈骗工具。

常见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电销卡后,主要实施以下犯罪活动:

  • 冒充金融机构实施贷款诈骗
  • 伪装电商客服进行退款诈骗
  • 虚构中奖信息诱导转账
  • 冒充公检法实施恐吓式诈骗

监管漏洞分析

当前监管体系存在三大薄弱环节:

  1. 虚拟运营商审核机制流于形式
  2. 跨省执法协调机制不完善
  3. 号码回收再分配存在时间差

用户防范指南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防护:

  •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
  • 拒绝接听170/171等虚拟号段来电
  •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可疑信息

企业责任强化

通信运营商应建立三级风控体系:

  1. 开户环节生物特征核验
  2. 使用阶段异常行为监测
  3. 停复机智能决策系统

遏制电销卡滥用需要构建政府监管、企业履责、用户防范的三维防线。建议加快《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细则落地,推行号码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提升用户数字安全素养,共同筑牢通信安全屏障。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40445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3:07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3:0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