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现状分析
近年电销卡诈骗案件数量激增,诈骗团伙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据统计,2023年相关案件涉案金额超10亿元,受害者多为中老年群体。
常见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实施犯罪:
- 冒充运营商客服办理”优惠套餐”
- 谎称中奖诱导支付手续费
- 伪造官方短信推送钓鱼链接
类型 | 关键词 |
---|---|
套餐诈骗 | 限时优惠、专属通道 |
中奖诈骗 | 保证金、税费预缴 |
信息泄露途径
个人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外泄:
- 非正规渠道办理电话卡
- 扫码参与虚假问卷调查
- 连接公共WiFi时传输敏感信息
六步防范指南
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关键措施:
- 通过官方渠道办理通信业务
- 设置SIM卡密码保护
- 定期查询个人通话记录
- 拒接00开头境外可疑电话
-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 销毁废弃单据上的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措施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遭遇信息泄露时,应立即通过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平台进行投诉。
防范电销诈骗需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完善日常防范措施,同时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建议定期检查通信账户安全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冻结账户并报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44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