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名单电销电话卡的定义与背景
白名单电销电话卡通常指运营商为特定企业提供的“合规外呼”通信服务,其核心在于通过资质审核筛选合法用户。部分企业利用白名单机制规避监管,将本应用于有限场景的电话卡进行高频次、无差别营销,导致用户投诉激增。
2. 未经用户同意的外呼行为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电销行为需基于用户明确同意。白名单电话卡被认定为违规的常见原因包括:
- 通过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进行外呼
- 未提供有效的退订或拒接渠道
- 冒充公共服务机构实施营销
3. 白名单机制的滥用风险
部分运营商在审核企业资质时存在漏洞,导致白名单电话卡被转售或用于非申报业务场景。例如:
- 企业将电话卡分包给未备案的第三方
- 实际外呼内容与申报用途不符
- 利用白名单通道发送欺诈信息
4. 违反通信频率限制
工信部明确要求单日外呼频次不得超过3次。违规企业通过以下方式突破限制:
- 同一号码关联多张白名单电话卡
- 使用动态号码池轮换拨打
- 设置呼叫间隔规避系统监测
5. 法律与监管的明确约束
2023年修订的《电信条例》新增条款规定:
条款 | 内容 |
---|---|
第28条 | 禁止以任何形式规避通信频次管控 |
第31条 | 强制要求建立用户投诉响应机制 |
白名单电销电话卡的违规认定本质在于滥用技术手段突破监管边界。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户授权体系,运营商应强化资质审核与使用监测,共同维护通信市场的合规秩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49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