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短信中的“流量卡”从天而降
近期多地用户反映收到以“中国联通”名义发送的未订阅短信,声称赠送免费流量卡并要求点击链接激活。此类短信包含短链和客服二维码,但经核实并非官方正规渠道发送,引发公众对通信安全的担忧。
谁在操作?三大可能操作方分析
针对此类可疑短信,业内专家提出三种可能性:
- 运营商外包营销团队违规操作
- 虚拟运营商(MVNO)灰色推广
- 诈骗团伙伪基站群发钓鱼信息
类型 | 占比 |
---|---|
伪基站短信 | 42% |
钓鱼链接 | 35% |
虚假客服 | 23% |
用户遭遇:真实案例与风险提示
浙江王先生点击短信链接后,手机自动下载未知应用,次日发现支付宝账户出现异常消费。通信管理局提醒:非主动订阅的营销短信需警惕,特别是包含以下特征的极可能是诈骗:
- 短链中包含非常规字符
- 要求填写完整身份证号
- 诱导扫描非官方二维码
技术追踪:如何识别短信来源
通过短信代码解析工具可追溯发送端口,正规运营商短信通常显示为1064开头的服务代码。网络安全专家建议安装官方防诈APP,自动拦截伪基站信号。
防范建议:保护个人信息的五步法则
- 通过官方APP验证活动真实性
- 拒绝授权非必要个人信息
- 定期查询手机号绑定的业务
- 启用短信过滤功能
- 发现异常立即冻结支付账户
在数字经济时代,通信安全需要多方共建。用户应提高警惕,运营商需加强渠道监管,而监管部门则应建立更完善的伪基站追踪机制。只有形成防护闭环,才能有效遏制此类“天降流量卡”的乱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62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