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免费送流量卡是骗局?背后有何隐藏套路需警惕?

近期多地出现以免费流量卡为名的新型骗局,通过虚假宣传诱导用户办理高额套餐。本文揭露隐藏的合约陷阱、资费套路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并提供识别真假活动的实用方法,提醒消费者警惕街头推广中的欺诈行为。

套路一:虚假宣传诱导办理

近期多地出现以”免费赠送20GB流量卡”为噱头的线下推广活动,工作人员声称无需充值即可使用。实际操作中,用户需扫描二维码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并强制下载指定APP完成”实名认证”。

  • 宣传用语模糊:未明确标注”体验期后自动续费”条款
  • 设备绑定陷阱:要求预存话费激活设备
  • 隐蔽条款:合约期长达24个月,违约金高达500元

隐藏费用与合约陷阱

某运营商”免费流量卡”的资费说明显示,首月确实免收基础费,但从次月起将自动扣除38元/月套餐费。更隐蔽的是,部分套餐包含:

  1. 每月5元保号服务费
  2. 超出流量按10元/GB计费
  3. 来电显示默认开通(6元/月)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2023年工信部通报的违规案例中,35%涉及第三方公司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诈骗分子通过仿冒的流量卡申请页面,收集包括:

  • 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 银行卡绑定验证码
  • 人脸识别生物信息

如何识别真假活动

正规运营商活动可通过以下方式验证:

  1. 登录运营商官网查询活动编码
  2. 拨打官方客服热线核实
  3. 检查办理渠道是否具备实体营业厅资质

受害者真实案例解析

浙江王女士在街头办理”免费流量卡”后,发现银行卡被分3次扣款共计596元。调查显示该卡实际为某物联公司发行的企业流量卡,不具备通话功能且存在区域使用限制。

面对”免费送流量卡”活动,消费者需警惕三大风险点:资费条款不透明、个人信息收集过度、违约责任不对等。建议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业务,仔细阅读电子协议中的灰色条款,拒绝提供与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654294.html

(0)
上一篇 6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