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瓶颈
骨干网络扩容周期长,光缆铺设受市政规划限制,老旧小区线路改造需多方协调。部分地区仍存在铜缆传输残留,严重制约带宽上限。
- 光改铜推进缓慢
- 管道资源争夺激烈
- 基站覆盖盲区存在
高峰时段拥塞
晚7-11点并发用户激增,小区级OLT设备超负荷运转。流量监测显示此时段带宽占用率达95%以上,QoS策略难以有效分配资源。
设备老化问题
机房GPON设备服役超5年即出现性能衰减,光模块发热量增加导致丢包率上升。运营商设备更新周期通常为:
- 核心设备:3-4年
- 接入设备:5-7年
- 终端设备:用户自行更换
维护响应延迟
故障报修到现场处理平均需48小时,光缆中断修复涉及道路开挖许可。维护人员与用户数量配比失衡,部分地区达到1:2000。
技术升级障碍
XGS-PON升级需全网更换光模块,10G-EPON与原有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SDN/NFV改造涉及计费系统重构,存在业务中断风险。
宽带卡顿是基础设施、技术迭代、运营维护等多维度问题交织的结果。解决需要政企协同推进网络改造,建立动态带宽调度机制,同时加快FTTR等新技术的商用落地。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74337.html